1 晚上,我正吹着空调,啃着西瓜,刷着朋友圈呢,朋友“啪”发过来这张图片。 点开,“一周手机使用总结”? 朋友又发:“看看,我玩手机的时间,是不是有点怵目惊心啊。” 我仔细扒拉一看,我的天那!果然够惊心。 看上面这张图,详细了记录了她一星期摸手机的时长。
平均下来,她每天摸手机8小时,每天解锁次数高达70次。 70次?真有耐心,够坚持。 可以说是孜孜不倦,不厌其烦那。 2 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时代,我这个朋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那时,她还在一家公司画画图纸,打打杂。 八小时工作以外,除了带孩子,做家务,就是跑步,健身,看书,听歌,自学一些课程。 几年里,她先后考取了会计证,会计师证,助理工程师等好几个含金量不错的证。 因为工作认真,学习能力强,很快被领导赏识,提升为部门的小负责人。 天天跑步,令她身体健康,体形优美,随便穿件衣服都有模有样。 30多岁时,还像20岁的小姑娘似地青春逼人。 现在呢? 40岁的人,却活像50岁的大妈,体态臃肿,面色灰暗,神情萎顿。 偶尔约她出来,十有八九都说:没时间。 我很奇怪她一天天都在忙什么,八小时工作,孩子有父母带,怎么出门见个朋友都没时间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里了。 她不知道,她只觉得自己很忙,忙得连睡觉都没空,又说不出具体做了啥。 现在,看这张一周手机使用总结,她吓坏了,我大概也知道,她的时间都去哪里了。 3 和她比起来,不用查,我最多比她好那么一点儿。 每天早上,让我苏醒的不是鸟叫,不是闹钟,而是我心中对手机的念想。 睁眼,先打开手机,再四处巡视一番。 一排红色小点点,强迫症附体似的让人欲罢不能,一路点点点,恨不能点到天荒地老,不要起床才好。 时间飞快,眨眼就消失在晨光里。 睡前还想着,早点起来晨跑的,给孩子做个早餐的,化个妆的。 算了算了,来不及了,一切都免了吧。 发誓晚上坚决不看,去晚跑,去看书,去陪陪孩子。 然而,晚上依旧。 非要刷到深夜,刷到刷无可刷,刷到两眼迷瞪,神思混沌,才昏昏睡去。 偶尔强迫自己,好好写篇文章,却常被手机不断弹出的新消息勾引。 一看,再看,还看,看了又看,半天没了。 当然,刷多了,确实会看到一两篇提神醒脑的好文,一两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但太多时候,看到的不过是一堆不看后悔,看了更后悔的无用资讯。 科普打架,明星八卦,真真假假,一笑即忘。 书看多了,人会成长,手机看多了,人却很懵逼。 我很想念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睡前看一本好书,早上醒了还记得书上的某句话,某个情节。 即使过了许多年,有些精彩的句子,还依然能朗朗背诵得出。 这才是不浪费时间吧。 4 我常想:每天浪费掉这么多时间看手机,我有学到什么吗? 我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新闻、旧闻、爆闻、丑闻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吗? 我不确定。 手机就像心上人,她就是有这个魅力,让我们甘心为她放弃原来的坚持,整天围着她,以她为精神支柱,不再活得自我。 在通往摸手机这条路上,我们都是那个“为摸手机,丧失自我”的人啊。 太多时候,我们沉浸在手机给予的垃圾快乐之中,无法自拔,也想不到自拔。 我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统统地,毫无保留地,都奉献给了八卦丑闻、游戏、搞笑视频,无聊的口水战等等。 我们围观,我们兴奋,我们以此获得了许多肤浅的快乐。 哈哈一笑,无需用脑。 慢慢地,我们开始变得享乐,懒于思考,拒绝学习与成长。 5 我最喜欢的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小姑娘,16岁,学识和才情就令无数人仰慕。 据报道:她爸爸每天4:30以后就不用手机的,专心陪她读书。 她家随处可见的是:历史哲学宗教、社科文学艺术书籍。 全家人聚在一起不是读书,就是相互讨论学习。 相比之下,我们是怎样的呢?
一天天,时光就这样流淌过去了。 我们不再看书,拒绝学习与成长,生活只剩下了日复一日的碌碌无为。 6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也写过无数的文章,同样也管理不好一部手机。 我们都被手机掌控了。 我们变得宅了,变得享受葛优躺了。 变得不再爱运动了,不再打扮自己了,也无视腰腹赘肉横生了。 放弃看书学习了,忘记最初的梦想了,也不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我们过着得过且过,空虚无力,只要有手机看,就一切ok的日子。 从爱上手机开始,我们终于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了。 那么,从今天起,就适当放下手机,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吧。
离开手机,会发现自己是最好的,生活是美好的。 愿我们,能戒掉一些过度的欲望,不再沉迷于那点肤浅的快乐。 相信天道酬勤,相信只有汗水和坚持,思考和磨砺,才能令我们成长,才能令我们变得更美,更好。 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