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区域。由证券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券传媒”)、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广东省企业并购重组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上市公司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上市公司粤港澳大湾区商务考察”近日在广州召开。 本次活动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最具创新意识的上市公司掌门人、企业家和投资机构高管等400位业内翘楚,围绕百年变局下,就如何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把握投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把握趋势,成就众多千亿市值公司; 如何对接国际三大湾区资源及如何建立企业桥头堡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前,企业界尤其是上市公司不应该缺席。粤港澳大湾区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高效的产业链体系,有成熟的创新投资生态,有雄厚的国际资本。最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企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要素几乎都可以做到无缝衔接。所以提前布局大湾区,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家都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9月9日,证券日报社社长、总编辑,证券日报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剑夫先生在开幕致辞中称。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发改委原主任李春洪会长在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投资机会解析”。他讲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核心要义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港澳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通过探索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通和区域融通,形成协同发展优势。” 李春洪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讲明了这其中的投资机会,并且给出了5点建议,比如需要保持与政府部门沟通,密切跟踪研究分析大湾区规划纲要、广东省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及各市落地方案等;并且建议在合作方面,尽可能找到香港、澳门的企业、机构(包括中资驻港澳企业)进行合作,有利于项目推进。 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教授也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与企业发展机遇。他认为,“国际三大湾区的特征及成功经验对我们未来大湾区产业布局规划和构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西岸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为主,沿岸以生态保护型的现代服务业为主,东岸则以知识密集型的新经济产业为主,以重大产业集聚带为载体,以点带面,沿交通轴线和海岸线整体展开,形成东、中、西“三带”总体空间布局。” 作为上市公司掌门人,工业互联董事长李军旗从大型实业集团创新发展之路的角度讲解了富士康转型工业互联网是30年发展的历史必然。工业互联采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式, 战略打造产业新生态。李军旗进一步讲解了工业互联目前的核心技术,拥有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雾小脑、工业互联网创新思维Micro Cloud 专业云、集成创新成果——灯塔工厂等核心技术,扎根大陆、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 对于企业来讲,如何抓住这百年变局下的发展机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平教授就此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与上市公司“科”含量——大公司创新溢价与创新生态建设。 张平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核心是创新引领发展。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公司创新才能带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那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认定为创新企业?张平称,可以从两大维度评价创新公司,一是“创新主导者” ,以“规模”衡量,叠加创新活跃度;二是“创新活跃”维度,只用相对投入,如研发强度,剔除了规模性因素,看企业“创新活跃度”。 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武祥教授在其演讲主题为“创新商业模式 提升公司价值”中提到,“目前,我们面临四大新变局:需求变革;科技大创新;产业四大新的基础设施如物联配送、互联网交易、智能制造、新金融系统的变革;经济政策新变化。” 朱武祥认为,四大新变局重塑业态、重组分工、重造流程、重定角色、重构模式,对公司有重大影响。公司模式需不断创新,公司战略需加快升级,才能提升价值。(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